楚雄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日期:2021-01-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农工党楚雄州委点击:13494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为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助推我州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打造成为云南省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农工党楚雄州委调研组一行5人于2019年11月19日至21日前往元谋、永仁、大姚、姚安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以下专题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楚雄州紧紧抓住云南建设旅游和民族文化强省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打造特色化国际化高端化旅游文化品牌的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全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并取得明显成效,楚雄已成为“昆——大——丽”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并逐步成为云南省的新兴旅游目的地,楚雄州旅游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各项指标实现较快增长

2018年全州累计接待海外游客54818人次,占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数的103.43%,同比增长7.48%;接待国内游客4454.75万人次,占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数的103.84%,同比增长22.7%;实现旅游总收入451.62亿元,占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数的104.43%,同比增长35.91%;旅行社景区景点营业收入增幅达到30%以上;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987万元,超额完成年度下达向上争取资金任务。全州主要旅游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二)着力推动项目建设

坚持项目带动发展,着力推动建设了一批特色性、带动性、市场性强的旅游重大重点项目,为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基础保障。2017年,全州纳入省、州政府考核督查的旅游项目完成投资105.6亿元,总量跃居全省第3位,占年度省考核目标任务40亿元的264%,州考核目标任务100亿元的105.6%。元谋古人类、禄丰恐龙谷二期、姚安光禄古镇、武定狮子山和太阳历文化园提升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成为了全州旅游文化产品新亮点。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全省下达50座旅游厕所已全部完工。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小镇、乡村旅游提升、乡村旅游扶贫有序推进。新建成了元谋大酒店、元谋凤凰大酒店等一批旅游住宿设施,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三)产品体系不断壮大

通过持续开发建设,目前全州已初步形成了以禄丰世界恐龙谷、楚雄州博物馆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系列;以彝人古镇、光禄古镇、石羊古镇、黑井古镇等为代表的古镇休闲旅游产品系列;以武定狮子山、楚雄紫溪山、永仁方山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产品系列;以紫溪彝村、咪依噜风情谷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以火把节、赛装节、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节庆产品系列;以民族服饰、果蔬产品、风味餐饮食品及地方名特产品为代表的旅游文化商品系列。

(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按照招大引强和精准招商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重点招商推介工作。主动对接省云投、省建设、世博集团、华侨城集团、华强方特集团、上海绿地博大绿泽国际有限公司、上海景域、常青国际养老产业集团、东方园林、宋城演艺集团、上海复星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借助2017年商洽会、“两节一会”“中国旅游项目投资大会”等高端展会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2017年全州签约重大旅游文化项目和旅游合作协议20余个,协议总投资达200多亿元。其中州政府与华强方特集团签约了合作协议,在楚雄联袂打造“熊出没”主题乐园,与中国绿地、东方园林、大连万达、华侨城云南世博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各项目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五)规划编制成果丰硕

坚持规划引领发展、规划指导建设,突出抓好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出台了《楚雄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2016—2020年)》等规划及文件,确立全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推出了一批旅游文化重大项目,制定了推进措施,切实加强对产业发展指导。推动各县市完成了20多个旅游文化项目策划规划,推进旅游文化规划与有关规划衔接、配合省级开展全省医疗旅游、旅游扶贫、户外运动、低空旅游等专项规划编制,争取楚雄州更多项目列入省级规划。

(六)品牌打造初见成效

紧扣“中国彝乡”这一主题,多措并举加大宣传营销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客源市场。在昆明高铁新南站设立大幅广告牌两块向国内外游客宣传楚雄旅游的形象。成立了楚雄旅游宣传营销中心。借助文博会、商洽会、香港旅游展、F1中国上海大奖赛等国际化、高端化的展会平台和赛事活动,进行大规模、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地宣传楚雄州推介旅游文化产品。持续加强与新华网、《东方风情》杂志、云报旅游传媒等媒体合作,在昆明海埂会堂举办“中国彝乡”专场新闻发布会,成功主办或参与举办“自驾七彩云南·落地彝乡楚雄”全国主流媒体进楚雄专题宣传活动、“云南人游楚雄”“七彩云南2017民族赛装文化节”和“十六地州旅游主官共话云南旅游强省建设”重点媒体大型访谈等系列活动。广泛借助签约媒体、户外广告等10大平台(活动),认真配合做好“中国彝乡”旅游形象宣传。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和彝族赛装节庆文化资源,进一步提高创意策划组织水平,发展节庆经济成功举办了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系列活动,为全力打造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民族化的旅游文化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大规模、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地开展旅游文化宣传推介活动,楚雄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彝乡”旅游文化品牌初步形成。

(七)扎实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

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采用H5、720VR全景、多端自适应等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对楚雄旅游官网、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全新改版升级,并新开发建设楚雄旅游APP、小程序、今日头条号三项内容,集信息查询、导游导览、旅游舆情、行业监管等功能于一体,全力打造“五位一体”智慧旅游新平台,同时充分借助合作企业强大的采编力量和广阔的传播渠道,进一步提升楚雄旅游的推广度、知名度和美誉度。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工作,按照“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就叫云南”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高标准推完成省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建设工作任务,完成了1个州级、10个县市城市名片、20个景区名片、95路慢直播;完成了A级景区刷脸扫码入园、AI识景、手绘地图、景区管理信息系统、智慧厕所和智慧停车场的建设工作,全州16家A级景区智慧化建设成效明显;完成了全州涉旅企业的诚信评价工作和旅游退货监理中心的建设工作,并实现了与全省同步上线的目标,在“游云南”APP上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实施查询和办理,标志着楚雄州在推进旅游智慧化建设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八)行业监管不断加强

坚持一手抓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行业监管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以“加大旅游行业贯标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抓好旅游行业安全”为重要抓手,认真抓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旅游安全教育培训、协会改革、标准化建设等工作,确保全州旅游市场秩序平稳有序,不断提升全州旅游服务质量水平,为推动全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九)统筹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强

按照“综合产业综合抓”和大产业大格局的发展理念,成立了楚雄州旅游文化产业推进组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州旅游委兼职副主任制度,构建了高位谋划、高位推动、多部门参与、多部门联动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制定实施高位强势推进机制、政企“双组长”推进机制、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协同攻坚工作机制,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共同谋划建议、重大项目共同督导推动、重大问题共同协商解决的良好工作机制,合力推动旅游文化重大项目建设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楚雄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融合发展不够、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宣传促销滞后、发展信心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一)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楚雄州旅游产业仍处于负重爬坡阶段,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不足5%,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一是文化旅游企业小散弱问题突出。全州旅游企业仅有220户,总数不到全省十分之一,要素企业总量少、规模小、“小资本”占据“大资源”的现象突出。二是产业融合发展不够。文化旅游产业与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农、林、水、交通、通讯、信息等相关产业和行业融合不够,没有形成协调配合,相互促进的大产业发展格局。三是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全州仅有13个A级景区,5A级景区为空白,大多数景区品质不高、内涵不深,要素不配套,功能不健全,多为观光型产品,缺乏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高端旅游产品。

(二)基础设施薄弱

多年来,楚雄州着力破解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问题,抓住国家和省扩大内需机遇,全力加大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但交通仍是制约文化旅游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通连各景区景点的道路不能满足旅游通达要求,旅游住宿餐饮设施档次较低,特别是康体休闲娱乐功能和服务质量与游客需求差距较大,旅游娱乐购物设施薄弱,主要表现在功能不全、品位不高,缺乏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休闲娱乐项目,缺乏专门的旅游购物场所,文化旅游商品种类单一,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薄弱,特别是县城和乡镇集镇的泊车位和公厕等规划建设严重滞后。

(三)专业人才缺乏

楚雄州在文化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上存在行动缓慢,缺乏总体谋划和专项资金支持,实现文化旅游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可持续开发性利用,致使旅游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从创意、策划、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营销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应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整合,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缺乏统一,完善对接机制,行业队伍整体素质在提高。

(四)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楚雄州一些品位较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旅游项目,由于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短期盈利难,招商引资难度大,虽然借助不同渠道不同层级进行招商宣传推介,但仍未真正达成合作。部分项目受审批、核准、融资、用地、环评、准入等政策的影响推进缓慢,未达到预期进度。各县市在项目上报中存在盲目包装、未按各专项对口上报,造成项目上报杂乱。部分项目还存在资金到位迟迟未能开工的情况。

(五)宣传营销力度不够

文化旅游作为消费品,离不开品牌、包装、营销方面的精心策划和宣传促销。目前,楚雄州旅游宣传营销方面还没有完全从传统旅游营销转型到全城旅游营销模式。现有宣传营销模式以各景区景点单打独斗为主,州级和县级层面营销为辅。宣传模式过于传统化,满足不了全城旅游发展的要求,楚雄州旅游产品市场知名度低,旅游口号不响、旅游商品开发之后,旅游产业链短缺,游客对楚雄州了解不够,停留的时间短、消费低,留不住游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形象定位模糊。往往是将主要景区当成旅游吸引力因素来推广,就景区推景区,对于自身的旅游形象缺乏整体的定位和规划,致使游客对本地区的旅游印象模糊化、粗糙化,未能成功打造品牌形象效应。另一方面,宣传营销手段单一。媒体渠道选择上以传统媒体居多,以组织参加旅游交易会、旅游推介会等为辅,旅游营销水平相对较低,未能有效吸引游客的目光。

(六)体制机制和政策不配套

至今全州还有半数以上的县市没有成立党政主要领导统筹的全域旅游发展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高位、合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土地、税收、资金、人才等有关配套政策支持还不够有力有效,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广泛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局面尚未形成;部门联动、多级联动的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体制尚不健全,比如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产业发展评价体系、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等都有待建立完善。同时,统一规划调控力度偏弱,各级各类旅游规划在宏观指导层面统筹力度不够,在微观实施层面精细化程度不高,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衔接不够,存在乱建、乱挖、乱拆、乱改,破坏原生景观的现象。

三、对策建议

楚雄州文化产业要紧紧抓住全省开展旅游革命的机遇,围绕把楚雄州打造成为云南省的新兴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着力推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打造精品名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着力打造国际化高端旅游产品。突出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三大世界级名牌和优势资源,着力打造以恐龙文化、元谋人文化、彝族风情为重点的远古文化化、民族文化旅游名牌产品。深入挖掘彝族文化的“根”和“魂”,持续打造“彝乡之峦”,“云绣彝裳”系列文化精品,把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提升打造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丝路云裳·民族赛装文化节”,推动“中国彝乡”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二是制定打造特色化精品旅游产品。充分依托和发挥元谋土林、武定己衣大裂谷等地质奇观资源、黑井、光禄、石羊等古镇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主题特色鲜明、旅游内容丰富、环境优美适宜的特色化精品旅游产品。三是积极开发多样化大众旅游产品。改造提升传统旅游产品,加快开发旅游新产品,积极发展农业休闲、乡村旅游、户外运动、康体健康、温泉养生、医护疗养、体育运动、养生养老、自助自驾游、特色餐饮美食和名特旅游商品等。丰富全州旅游产品内容,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四是着力打造环楚精品旅游环线。依托“三纵三横”六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周边各旅游区联动发展,着力打造区内联动、区外互补的环楚精品旅游环线,形成多个州域内旅游小环线的“环楚旅游圈”,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五是加快培育昆楚、永武、元双、南永、哀牢山——绿汁江、滇中产业新区等六条精品旅游线路。

(二)加快项目建设,增强旅游综合实力

一是传统景区改造提升项目。以创建国家高A级景区为切入点,着力推进禄丰恐龙谷、彝人古镇、元谋土林、武定狮子山、楚雄紫溪山等旅游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重点推进永仁方山、南华咪依噜风情谷、禄丰黑井古镇等争创国家4级景区,推动其他旅游景区争创国家级3A级景区。二是新兴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以打造精品名牌旅游产品为目标,以推进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楚雄哀牢山国家公园、楚雄大紫溪山旅游度假区、楚雄彝风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元谋人世界公园、金沙湖康养旅游度假区、牟定庆丰湖化佛山旅游度假区、双柏绿汁江——三江湖休闲旅游区、武定喜鹊窝温泉旅游度假区、禄丰恐龙山旅游综合体、禄丰罗茨温泉度假区建设,加快推进20个新建在建旅游区重大项目和20个重点项目建设。三是旅游城镇体系建设项目。重点建设楚雄彝州文化休闲旅游城,武定、元谋等7个民族文化旅游城,禄丰黑井、姚安光禄等5个历史文化旅游古镇,大姚湾碧、永仁宜就等15个特色旅游小镇和15个城市旅游综合体,着力构建集历史文化寻访、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娱乐、康体养生度假、商贸流通服务、游客集散中心和旅游商品加工等为一体的旅游城镇体系。四是旅游特色村建设项目。巩固提升20个已建省级民族旅游特色村,新建50个民族旅游特色村、15个旅游古村落、15个建档立卡旅游扶贫重点村,力争建成100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特色村和美丽乡村,促进全州乡村旅游发展,累计带动5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推动“旅游+”融合,拓展发展空间

一是推动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按照景区融入城镇,城镇变成景区的理念,以全州重点旅游城镇为依托,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旅游服务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休闲娱乐中心、旅游购物场所等城镇旅游产品。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一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的宜居、宜赏、宜游、宜商的特色旅游城镇。二是推进旅游与乡村建设融合。结合全州扶贫开发、整乡整村推进、特色村庄建设等,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旅游特色村、民族特色村和乡村旅游点。以发展庄园经济和打造农业庄园为支撑,加快开发建设一批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层次较高的精品旅游农庄。以提升改造农家乐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更高档次和水平的乡村庭院旅游产品。三是推进旅游与民族文化建设融合。楚雄州彝族文化独具特色,应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州为契机,以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精品为重点,加大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一批民族旅游特色村和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景点,打造一批民族文化浓郁、参与性和吸引力强的民族文化旅游节庆产品,鼓励开发具有彝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和内涵。重点建设和提升一批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景点,深度开发一批集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教育性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主题园区,创意开发一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较高科技艺术含量的旅游演艺产品,培育打造一批民族文化浓郁、参与性和吸引力强的文化旅游节庆产品,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文化旅游企业。四是推进旅游与产业建设融合。积极推进旅游业与高原特色农业、新型化工业、民族传统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等融合发展,策划开发一批工业观光、农业休闲、康体健身体育赛事、养生度假、医疗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不断创新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条。五是推动旅游与生态建设融合。围绕“美丽楚雄”建设,结合全州开展的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着力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循环经济试点的建设,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旅游。鼓励旅游者树立绿色消费意识,倡导低碳旅游,形成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的消费方式。六是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建设楚雄州旅游大数据中心和应急指挥平台。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手机互联网旅游信息宣传服务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营销、信息发布、在线预订和交易支付。鼓励支持旅游新型众创空间发展和在线旅游创新创业,全面提升楚雄旅游的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

(四)壮大产业体系,提升旅游质量

一是提升旅游要素行业规模和质量。积极开发地方名特食品、民族菜肴、风味小吃等特色餐饮文化,打造“舌尖上的楚雄”。积极发展中高端度假酒店,合理发展经济型酒店,引导民间客栈和乡村旅馆发展。大力开发以彝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地方特色产品、彝药等为主的旅游商品,做强做大“楚雄好礼”品牌。二是加快推进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依照全域旅游的内在要求,加快旅游景区公路建设,确保道路畅通、安全、便捷。完善进入旅游景区的交通标识牌,在旅游景区附近修建大型停车场,方便游客停车,实现无障碍旅游。在旅游景区加建游客休息场所,配套设置休息区、凉亭、饮食区、免费直饮水装置,提升旅游环境质量。把景区环境卫生整治与厕所建设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在旅游景区增建女厕所、无障碍卫生间和母婴室,体现人性化的关怀与服务。三是全力打造“中国彝乡”旅游文化品牌。围绕打造“中国彝乡”旅游文化品牌目标,打好品牌营销、节庆营销、产品营销、立体营销、系统营销和精准营销六张牌,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提升楚雄旅游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四是大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在巩固拓展以昆明、攀枝花、成都、重庆、贵阳等大城市为重点的大西南客源市场的同时,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国内客源市场及港澳台、东南亚、南亚等海外客源市场开拓力度。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信息技术,构建专业化营销网络和渠道,采取联合、委托、授权和以奖代补等多样化方式,不断提高旅游营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深化改革开放,增强旅游发展活力

一是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各级旅游行政部门的职能,构建权责统一、精简高效、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格局。积极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推动旅游企业集团化、专业化发展,做精做优一批专业性骨干企业,做特做活一批中小旅游企业。二是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地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国际区域旅游合作与交流;加强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等特大城市旅游合作与交流。支持州内旅游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投资企业、旅游管理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伙伴业务关系。三是积极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积极推进与昆明市、玉溪市、丽江市、大理州、普洱市、攀枝花市等州市的旅游合作,形成与周边旅游区的合作互补、相互带动效应。加强与四川重庆、贵州等周边省及沿江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合作,把楚雄旅游纳入长江经济带的精品旅游线路中。四是着力推进旅游招商工作。采取旅游项目融资、股权转让、授权经营、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投资重大重点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依法公平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招商选资,开展重点招商、上门招商,营造亲商、厚商、爱商的良好投资环境,让投资商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六)强化行业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一是完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健全旅游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加强与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合作,健全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健全旅游诚信宣传教育,公布旅游诚信典型事例,促进旅游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充分利用旅游大数据和信息化动态监管平台,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舆情监测、引导和处置系统,充分发挥游客、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二是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大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贯标力度,加强评星定级工作,不断提升行业服务品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探索制定符合楚雄实际的地方旅游标准,鼓励旅游企业制定规范化、个性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旅游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等。严格按照全域旅游规划实施,对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旅游资源,宁可保护其原生面貌也不可乱开发。三是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实施业务骨干培训、星级导游培训、名师名厨服务明星培训、一线员工培训“四大工程”,建设一支业务娴熟、技术精湛、职业操守好、服务质量优、充分展示彝州旅游形象的一线员工队伍。加强与旅游院校合作,加快培养一批思想开阔、务实创新、熟悉旅游业发展、具有宏观决策能力的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依托国家、省州引进人才计划,积极引进高层次和复合型旅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