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奋力谱写双柏发展新篇章

日期:2021-12-01来源:转载点击:3793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双柏县围绕省委省政府对楚雄提出的“一个增长极两个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将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精神与双柏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有机衔接起来,围绕双柏县“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努力将双柏建设成为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先进县、森林康旅目的地、民族文化体验区、云药之乡新高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双柏新篇章。

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先进县建设蹄疾步稳

近年来,双柏县通过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做“林”文章,让高达84%的森林覆盖率成为双柏最亮眼的名片,也成为双柏产业发展、群众致富、经济增长的生态资源和发展优势。

双柏县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县情实际,确立“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养生福地·生态双柏”品牌,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编制《双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8-2025年)》并经县人大批准实施,成为双柏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纲领性文件;编制完成《双柏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为基础,将耕地保护红线与生态保护红线一并划定,划定生态红线面积、划定畜禽禁养区、划定自然保护区面积。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动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创先争优开展生态文明基层实践与创建。

为不断提升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双柏县坚持铁腕治污不放松,把生态保护作为贯穿经济社会建设始终的系统性工程,四项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圆满完成减排任务,县城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投用,全县实现秸秆全面禁烧;县城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主要河流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要求,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声功能区划要求。全面实施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行动,做到了主体责任、生活垃圾分类等全覆盖,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城乡群众对区域环境满意度逐步提升。同时,坚定不移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闯出了“生态+产业”“生态+扶贫”“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的双柏绿色发展模式,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为把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新动能。

目前,双柏县已荣获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县”等一批国字号、省字号殊荣,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考评为跨越发展先进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先进县。2018年至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均为“优”,生态建设产业已成为群众重要增收渠道,实现了生态与产业、农业与农民的“共富”“双赢”。

森林康旅目的地建设扎实推进

“徐教授,这是哪里?”“徐教授,这森林康养环境太优美了”“徐教授,这观景房多少钱住一晚”……西南林业大学研究林下资源产业的徐永燕教授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一组介绍双柏县国有林场安龙哨森林康养基地的美照,图片一经发出就引爆了朋友圈,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有200多位友人点赞和回复。徐教授高兴地说:“我会继续向朋友们推荐,这么美的地方不来看看真是太可惜了。”

像这样环境优雅、设施齐全的森林康旅基地,除安龙哨外,双柏县还拥有查姆公园、老黑山公园、白竹山、哀牢山高山湿地等休闲康旅景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不仅为双柏县赢得了“滇中绿海明珠”和“中国彝族虎文化故乡”的美誉,还为双柏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禀赋。

为切实做好“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各项工作,双柏县积极探索乡村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资源保护为基础,以培强绿色产业为根本,以改善基础条件为保障,不断挖掘资源优势,促进森林康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主要交通干道为重点,建设了国飞药膳、龙田韶苑、安龙哨森林山庄、老熊箐生态园、白竹山生态茶庄等一批森林康养基地,充分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不断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秉持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益和科研性三项原则,以森林养生资源的有效保护、永续利用、宣传和繁荣森林养生文化为目标,不断丰富森林康养产品,开展接待餐饮、住宿、生态娱乐、保健养生、森林食疗等森林康养服务,积极发展康复疗养、健康养老、健康运动等服务项目。充分利用现有林地资源发展林药、林菜、林果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加强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繁育及利用;大力开发林下经济与森林康养服务相结合的产品,不断丰富有机蔬菜、野菜、生态鸡、生态黑山羊等森林康养食材品种,大力培育和种植黄精、茯苓、重楼等中药保健药材;探索森林有机食品、饮品、保健品等研发、加工和销售途径;致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打造基地,培育特色鲜明的国有林场优质森林康养品牌。

目前,双柏县将国有林场作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建成森林康养基地10个、民宿点7个;全县发展以森林康养为重点的农家乐42家、民宿点11个,双柏县森林康旅目的地建设已初见成效。

民族文化体验区建设亮点纷呈

近日,双柏县白竹山脚“雨龙寨”农家小院里,一群来自外地的20余人的旅游团正在享受着大山深处原汁原味的农家饭。在青瓦白墙、古色木质窗栏的环境中,他们享受着新鲜的香菌炖土鸡、透绿可人的甜菜汤、金灿灿的包谷饭……近年来,像这样到双柏体验民宿、感受自然、探究民族文化的实例比比皆是。

双柏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充分挖掘传承和保护,双柏县推出系列工作措施,投入大量精力、人力、财力,努力推动民族文化体验区建设,全县文化旅游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呈现新气象。

为不断健全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机制,双柏县相继编制并实施《双柏县旅游发展规划(2016-2030年)》《双柏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双柏县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以科学指导双柏的文化旅游开发,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切实改善文化基础,双柏县共投资1.1亿元,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场所,让每一个村委会均有“农家书屋”,实现200人以上自然村均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县网球馆、羽毛球馆、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新建图书馆等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七彩云南健身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县民族文化展示中心、县体育馆项目加快实施,有效地夯实了双柏县的文化基础设施。以让双柏文化“活起来、走出去”为目标,双柏县创作编排查姆文化系列节目及“三笙”(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在国内外演出、比赛中频频获奖。其中,民族舞蹈《搭火把》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双柏县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国内外游客观看演出人数不断增多。民族文化演出从过去单一的“我演你看”逐渐向群众积极参与的体验式演出转变,民族舞蹈成为了双柏县老少皆宜的文化活动。同时,双柏县不断深化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的文化体制改革,使丰富的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双柏的“查姆”“老虎笙”和“打陀螺”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目前,双柏县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场所599个,有各类文化企业户99户。共计发展培育各类民族民间艺人647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7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64项。拥有民族民间文艺表演队126支、演员约2000多人,民族文化产业取得不断发展。

云药之乡新高地建设成效显著

在咢嘉镇云南青山绿宝商贸有限公司的滇黄精种植基地里,一垄垄黄精郁郁葱葱,基地的负责人罗世剑一边查看着黄精的长势,一边耐心地向前来学习种植经验的种植户们讲解着种植要领。

近年来,双柏县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机遇,立足县域生态环境优良、中药材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坚定打造云药之乡新高地目标定位,切实推进“云药之乡”建设。

为了抓住政策机遇,增强发展支撑,双柏县相继制定出台《双柏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双柏县中药材种植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中国·云南·双柏“绿色康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双柏县“一县一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业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等文件,突出重点区域布局及重点品牌引领,为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托全县丰富的林地资源,通过开展国有林地、集体林地和退耕还林地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开发,探索出“林药结合”模式,为全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按照“做好规划、做大规模、做强产业”的要求和“因地制宜、适地适种、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突出种植品种、区域地块、服务体系、科技支撑等重点环节,走活“公司+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路子,提高组织化程度。以双柏县“一县一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业建设项目、林下中药材种植等项目为推动,统筹推进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大力培树云南森美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柏文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妙嵘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及云南彝双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实现中药材精深加工。积极引导企业申报各类品牌认定,抓品牌培育,提升道地药材知名度。同时,突出科技培训与示范带动,对县乡科技人员、种植农户等分批开展科技培训与技术指导服务,并抓好中药材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培强发展基石。

目前,双柏县共种植中药材16.6万亩,建成中药材连片种植示范样板44个,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14个、种苗培育基地4个。开展中药材种植业培训85期8280人次,引进培育中药材种植加工经营主体225户,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4个,双柏县云药之乡新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