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工商联:发挥“联”优势念好“加”字诀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3-11-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楚雄市工商联 蒋红梅点击:349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近年来, 面对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楚雄市工商联注重发挥“联”优势,着力念好“加”字诀,不断拓展工作空间,延伸工作手臂,扩大工作影响,发挥职能作用,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好“党建+”提升思想引领力。一是“党建+商会”筑牢组织堡垒。坚持以党建促会建,积极探索民企党建新路径,不断推动商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2021年以来,市工商积极推进乡镇商会组织和党组织建设,指导15个乡镇依法注册登记成立商会组织,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商会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向18个商会组织选派统战工作联络员,将乡镇商会工作纳入统战工作年终绩效考核,实现商(协)会党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打响商会党建破题“攻坚战”。截至目前,市工商联所属18个商(协)会均以单独或联合组建的方式成立了党组织,实现了党的组织全覆盖。二是“党建+培训”强化政治引领。围绕“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各种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全面加强政治引领。把西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龙红色教育基地申报命名为州级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每年组织执委及会员企业开展现场教学活动不少于2次。以会员活动、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等形式常态化组织商会和会员企业开展金融赋能、就业稳岗、项目推介、普法宣传、能力提升等培训活动。2年来共计组织各类交流培训活动12场次,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参与1000余人次,其中89人次借助省州工商联培训平台“走出去”学习交流,3户企业参加了2023年泰国亚洲国际食品博览会,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进一步增强。三是“党建+示范” 擦亮商会品牌。认真开展以“政治引领好、队伍建设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商会建设,2022年以来,大地基商会获评全国“四好商会”,东华镇商会、大过口乡商会获评省级“四好”商会,鹿城镇商会、紫溪镇商会、新村镇商会获评州级“四好商会”。在东华镇探索“党建+商会+产业+万企兴万村”模式,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发展联手、人才联育工程,乡镇商会作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参与乡村治理重要力量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四是“党建+撮合”搭建助企平台。金融赋能助力企业发展。2021年以来,完成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201户3715万元,带动就业1069人。组织450户市场主注册使用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发布融资需求26家12245万元。科技撮合助力企业升级,与国科新创(楚雄)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企业高质量培育、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培训等服务,为创新型成长型企业赋能。企业撮合助力企业优势互补,组织州市工商联、异地商会及乡镇商会参加党建联建活动5次,实现信息对接、资源共享、发展共赢,打造形成“党建联盟+商会联盟+产业联盟”,推动“万企兴万村”楚雄行动走深走实,助力乡村振兴。

做好“服务+”提升组织凝聚力。一是抓实调查研究助企纾困。定期组织入库的116户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填报率均为100%,市工商联被全国工商联通报表扬为“2022年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先进单位”,5家执委企业被省工商联通报表扬为“2022年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先进企业”。每年上报州工商联社情民意信息12篇,位居全州前列。持续开展“大调研、大走访、解难题”活动,共走访调研民营企业300余户次,收集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20项,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5个,撰写问题类信息12篇,调研报告6篇,积极为民营企业发声。强化统筹协调,严把导向和质量,组织95户民营企业对29个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评议评价,满意度均在99%以上,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二是抓实法律服务保障权益。持续加强与法院、检察院联系合作,充分发挥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联系点、民营企业法律维权服务投诉中心等平台作用,多元化解商事纠纷,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抓实“八五”普法工作,推进法治民企建设,发挥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作用,抓好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持续开展“法治体检”、“法律三进”等活动,增强企业法治意识、信用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抓实金融赋能创业就业。2022年以来共完成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140户2614万元,完成州下达任务数140户的100%,完成任务数位居全州10县市工商联第一,两项工作带动就业603人,对创业带动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抓实教育培训交流拓展。组织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及工商联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和工商联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参加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楚雄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万企兴万村”培训班等专题培训,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以会员活动、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金融赋能、就业稳岗、项目推介等活动,为企业答疑解惑,真心实意助企业谋发展。

做好“联系+ ”提升工作影响力。一是抓实民主协商政治参与。积极推荐企业家出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目前工商联会员企业中,州十三届人大代表6名,十届州政协委员6名,十届市人大代表9名,十届市政协委员7名;州六届工商联执委9名,常委4名,副主席1名,副会长2名。积极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坚持每年在市政协全会期间提交6件工商联团体提案。认真开展经济及工商联届委员工作室工作,2022年度经济及工商联界委员工作室被表扬为优秀政协委员工作室,4名界别委员被表扬为优秀政协委员。二是抓实以企引企以商招商。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以企引企,以商招商,提升引资实效,两年来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5个,引入资金3.4亿元。三是抓实“万企兴万村”楚雄行动。组织动员全市100余户企业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参与助农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购买农产品等消费帮扶行动。有效利用光彩基金38万元帮扶8个乡镇11个产业发展项目,资助45名家庭困难的大学新生圆梦大学。

发挥“联”优势念好“加”字诀,使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政治引领更加有力,服务企业更加有招,促进发展更加有效,2023年10月,楚雄市工商联被认定为第十三届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第一批“五好”县级工商联。楚雄市大过口乡、楚雄市紫溪彝村、楚雄市中山镇大自雄村、恒业文化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楚雄市兴蕴枇杷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等分别被认定为楚雄州2023年“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乡)镇、典型村和典型企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市广大民营人士积极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努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奋力谱写楚雄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