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插甸镇 党建引领畅通民族团结进步致富路

日期:2023-12-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来源:武定县点击:1586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近年来,武定县插甸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五项举措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奏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谐乐章。

抓政治引领,树牢民族团结进步“风向标”。知责明责定责。成立由镇、村、组三级党组织书记任组长的抓党建促民族团结工作小组,每个月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建立镇村干部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工作《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明确提出六个方面24项工作任务,以项目化推进逐项厘清工作思路,根植下了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的肥沃土壤。

夯实思想基础。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积极维护民族团结,抓紧抓实抓好各项民族工作任务落实,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激活“红色细胞”。充分利用插甸镇解放委员会纪念碑、安德村红色文化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资源,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营造“人人珍惜民族团结、人人维护民族团结、人人享受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典范”的浓厚氛围,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

抓组织引领,激活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穿好书记抓党建“责任针”。健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将民族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党建督查调研的重要内容,压实各党组织的责任,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向纵深开展。实现党建提质与业务提升叠加发力。

厚植干部队伍“硬实力”。突出党管干部,配强领导班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今年来,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和业务骨干14批59人赴浙江大学、云南农村干部培训基地培训,提升干部抓民族团结的能力素质,增强“领头雁”带动作用。

建强基层党组织“桥头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排头兵”作用,插甸镇被评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老木坝村被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授予“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和尚庄村委会长岭岗苗族芦笙舞被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抓基层治理,铸牢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盘”。网格自治“织”密民生服务网。探索建立“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新型镇村党组织网格体系,把民族团结工作末梢延伸到组到户,实现四级网格全覆盖,拉近与各民族的心,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共绘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画卷。

村民自治“治”出乡村新面貌。探索“支部+理事会”村民自治新模式,全镇142个村民小组均建立“一约六会”,各村成立村民理事会,组织制定以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为主的《村规民约》3000余条,发挥各族群众自治、监督的能动性,各族民风转好向善、互鉴良俗,广大农村、各族群众展现出“地干净、物整洁、人精神”的优美画卷和良好风貌。‍

抓产业发展,畅通民族团结进步致富路。镇党委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致富脱贫,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队。在坝区,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云南芸岭鲜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高原特色有机蔬菜,打造高原有机农业产业基地,片区群众每年获得土地租金达11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加80余万元,带动全镇镇内务工80余人,实现镇内就业务工总收入达350万元。在山区,立足插甸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做绿做特林下种植,建设老木坝、古普林下中草药种植基地,依托敦弥农业,发展白芨、黄精、红花等中草药种植。抓实肉牛、武定壮鸡“一大一小”产业,依托云南首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海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规模化养殖,打造武定鸡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建立武定鸡原种保种基地。在集镇,充分利用“火把节”、“花山节”等民族节日,大力发展民族节日经济。全镇建立27个苗绣特色文化产业刺绣坊,“苗族服饰”2022年成功申报州级非遗项目。

抓人居环境,美化民族团结进步幸福图。镇党委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发动各族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提升,建强团结的基石,丰富“绿”的内涵,做足“美”的文章,使乡村“美”得其所,让乡愁“留”有所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近年来,通过实施“四位一体”项目和人居环境建设项目,充分发动各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插甸村被评为州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着力打造“长冲苹果”“稻香渔湾”“安德记忆”“芸岭一坝”“古普漫步”“蜗牛露营”“康照薯光”“水城丹霞”等为主线的乡村旅游路线,今年,成功举办“庆丰收 促和美”武定插甸2023年丰收节,全镇各族群众共享丰收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