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以“旅”为媒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

日期:2024-06-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永仁县民族宗教局 杨德新点击:591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在推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永仁县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旅游业全过程各方面,采取有效举措,以“旅”为媒,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坚持党建引领,为交往交流交融提供组织保障。永仁县把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成立了永仁县旅游促“三交”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成员单位由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组成,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将旅游促“三交”计划纳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实行项目化管理、时间表控制,把永仁方山旅游开发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任务,召开动员部署会、协调小组会和现场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交往交流交融浓厚氛围。在景区宣传栏、标识牌等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在景区内开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符号的景观小品。在县城主城区重点路段沿途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宣传标语牌、主题堡垒雕塑等。发挥旅游公交专线、观光车等流动宣传窗口作用,在“吃住行游购娱”上下功夫,全方位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学习教育培训,规范全县旅游景区解说词、导游词,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融入导游讲解、旅游服务中。深入挖掘永仁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在旅游景区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和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游客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过程中,深刻感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让旅游成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更加广为人知。 

坚持政策引领,拓宽交往交流交融空间。制定《永仁县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实施方案》《永仁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围绕“重塑方山品牌,擦亮赛装之源名片,做强农旅融合,夯实康养硬件”四大重点任务,培育打造一批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吸引力强、认可度高、文化性突出、娱乐性兼备的旅游业态,走出一条以“游”为纽带、“康”为主体、“养”为特色的阳光康养发展路径,来带动全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制定《永仁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实施意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融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突出旅游促“三交”核心理念,在全县4个景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已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2个、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2个。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旅游景区成为传承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窗口。与昆明市禄劝县、攀枝花市仁和区签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景区联盟行动公约,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实施文旅融合,打造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充分利用永仁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方山开发建设,进行系统化、品牌化整合打造,从项目谋划、景区提升、旅游交通、业态培育与景区运营等方面着力完善,推出森林旅游、康养度假、文化体验等高品质产品,打造精品景区;推进外普拉特色旅游村、“莲池大果园”等农文旅融合项目开发建设, 加快打造“巴蜀休闲地、滇川夜明珠”,力争实现游客接待和旅游收入均增长20%左右。推进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精心组织实施特色旅游村寨、传统村落连片开发、幸福花开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打造一批集旅游、休闲、康养、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实现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找准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精心设计多条不同类型的旅游线路,推出“永仁县城—方山风景区—夏家大院—永仁川滇美食文化街—莲池大果园”“永仁县城—猛虎象棋村—莲池溪谷—宜就龙潭公园—宜就外普拉”等4条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旅游线路。让各族群众在旅游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截至目前,全县共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三星级酒店2家、等级民宿1家,农家乐46家,带动旅游产业优势互补,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2023年共接待游客197.8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72亿元。2024年一季度,接待游客16.12万人次,同比增长132.35%,旅游总收入达9709.91万元,同比增长61.25%。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十四五”以来,共实施4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项目和5项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项目,将旅游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旅游各方面。着力提振永仁“彝绣之根、赛装之源”文化影响力,深入挖掘、整理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彝族刺绣、苴却砚制作技艺、彝族器乐、彝族羊皮褂制作技艺,展示永仁非遗文化的魅力,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组织开展“正月赛装节、四季赛装周、周末赛装会、天天赛装舞”系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热起来。开展各民族广泛参与的传统节日、楚雄州庆等节庆活动,在民族节庆中加强“四个共同”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打造提升永仁“赛装节”“泼水节”“火把节”等民族节庆旅游示范品牌,在民族节庆活动中广泛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不断丰富“我们的共同节日”时代内涵,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平台,把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往深里做、往实里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