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建好“幸福里” 培育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新引擎

日期:2023-11-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永仁县委统战部点击:5925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永仁县地处云南北部、滇川要塞的金沙江畔,是“中国阳光城、云南北大门、绿色生态县、彝族赛装源”,2189平方千米上居住着汉、彝、傣、回、傈僳等23个民族,有常住居民人口9.62万人,居住着其中少数民族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1%,各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

一、背景

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永仁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途径,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立“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通过劳务承包、劳务派遣等形式,按需上门提供“订单式”服务,让企业找工变成了“上门送工”,有效破解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难、企业用工难和引人留人难的困境,探索走出一条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来自周边不同乡镇、不同民族的群众,在这里共居、共学、共事、共乐,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在情感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形成了各族群众留得住、能融入、得发展的“互嵌式”民族团结进步幸福家园,谱写了一曲各民族同胞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美丽乐章。2023年4月,楚雄州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组织化提升现场推进会在永仁召开;9月,云南省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永仁召开;今年9月,获选全省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第六批先进典型。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共居”“共学”互嵌式发展居住环境。

 坚持党建引领,播撒“幸福里”的希望种子。由县国投公司租赁盘活闲置校舍、办公楼等低效国有集体资产组建劳务公司,打造莲池乡查利么“幸福里”社区,推动小区嵌入式居住,积极创造条件构建各民族共居的社区环境。成立“幸福里”社区党支部,组织13名流动党员参与社区内部管理,分担社区管理运行压力,提升党员管理能力,密切党群关系。成立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担任统战联络员,把民族工作纳入社区体系建设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区公约,融入社区环境建设,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讲好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民族团结动人故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社区食堂、洗浴、健身场地、便民服务窗口等“石榴籽家园建设”项目4个,配套完善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各族群众能在舒适的环境里过上安逸的生活。社区免费提供食宿服务,营造了“拎包入住、送餐到岗、餐后上工”务工环境。让入住“幸福里”的工人实现了体面的工作和生活。来自大姚县湾碧乡茨拉村委会三家村村民王明英说:“在这里管吃住、管找工作,工资有保障,每天下工还可以冲个热水澡,比家里的条件还好。”在社区内打造民族团结宣传栏,嵌入各民族符号、元素和小故事,营造民族融合良好氛围。开展选树民族团结模范典型,评选社区民族团结示范个人、示范家庭、示范宿舍等,努力营造“嵌入式”和谐向上氛围。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强大精神动力,打造社区“民族团结之家”“同心书屋”等学习场所,在社区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民族舞蹈、中华文化宣讲、民族团结故事大家讲,积板营造社区各族群众互嵌式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氛围,让各族群众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现在“幸福里”社区已形成技术上相互交流、工作上相互帮带、生活上相互理解的“一家亲”浓厚氛围。目前,查利么“幸福里”社区日均常住务工人员300余人,年内计划扩充至800人,永定镇、猛虎乡、云龙芒果基地3个可容纳1600人的复制版“幸福里”社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批可学习可复制的“幸福里”社区正在逐步建成投入使用。

    (二)坚持经济同建,构筑“共事”“共乐”互嵌式发展工作格局。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在互嵌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的理念,把团结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幸福里”社区提供“订单式”服务,变企业找工为社区送工,以产业配套协作思维当好“服务员”,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推动县国投公司由融资服务平台向产业服务平台转型,增强国企“造血”机能。政府助力,企业发力,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双赢。“幸福里”社区今年可提供20万人次用工量,增加国投公司4000余万元现金流、劳务服务管理费400余万元。破解了用工就业“两头难”,使“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彰显。加强供需匹配,立足阳光生态花果园用工紧缺的问题,“幸福里”社区顺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趋势性变化,突出就业易得、公平、稳定,当好管家,实现了第三方贴心服务、企业家安心生产、打工人专心务工,让打工人过上农业“上班族”生活。就近辐射哲林芒果4万亩果园、光筑农业1900亩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4500亩沃柑观光采摘园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和务工人员信息库,构建“用工企业+劳务平台+务工人员”利益共同体, 推动政府兴产业、市场增就业、民工创家业的互促协同,促进群众就近就业。永仁哲林公司芒果基地负责人冯通说:“多年来,企业的发展得益于永仁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一流的营商环境,特别是“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成立后,极大地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企业每年支付工人工资达2558万元,土地流转费达1200余万元”。目前通过“幸福里”社区实现就业的人员,工资实行一周一结,包吃包住外人均收入每天保证130元以上,月工资达到4500元。促进扩面升级,把工业流水线的生产理念植入林果业的压花、疏果、套袋、采摘等生产环节,推动莲池乡查利么“幸福里”社区模式向周边地区复制推广,形成“单个果园—企业基地—多个区域”的交替叠加循环用工链条,推动务工就业由一个果园的用工小循环向跨区域的劳务大循环提升,做大特色农业就业“蓄水池”,仅哲林芒果全部达产后仅压花环节就需人工6万个。现在来“幸福里社区”的各族群众不分你我,共同外出、共同工作、共同致富,让各族群众互嵌共利,实现“齐增收”。 来自永仁县维的乡的鲁村村民殷波说:“以前我外出打工,漂泊不定,无法照顾家人,收入也不稳定。去年底返回家乡,通过‘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介绍来到蓝莓基地就近务工,每月收入有5000多元,工作之余还能回家看看,在这里工作心里很踏实,很幸福。”殷波所说的“幸福”,是入住“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工人们的真实感受。

(三)坚持自我管理,形成“共建”“共治”互嵌式发展治理体系。

积极构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环境,成立幸福里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的自我管理委员会,制定小区“居规民约”,提高小区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常态开展排查隐患、化解矛盾,形成“小事不出宿舍,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格局。充分利用每周三的“新农民大讲堂”,组织就业创业和生产技术培训,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家庭美德、孝老爱亲、移风易俗教育,发挥“幸福里”社区孵化器作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接力手”,将务工“游击队”变为了“正规军”。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站长罗云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建设家乡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抓手,专群力量下沉社区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加强治安防控和流动人口管理,打造平安“幸福里”。永仁县公安局莲池派出所积极探索警企协作新模式,发挥社区警务优势,民警除了每天掌握人员流动情况外,还要在社区周边巡逻,指导社区加强内部安全防范,开展反诈骗等法治宣传,实现了治安管理从“管百人”到“管一个点”的转变。李正彬所长说:“由社区民警担任‘平安顾问’,点对点为社区提供警务服务。”通过“共建”“共治”互嵌发展治理体系的建立,在小区形成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良好风尚;共同商议小区治理重大事项,让各族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增强对小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各族群众互嵌共治,共筑“幸福家”,切实增强小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是“幸福里”社区取名的由来。“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站长罗云自信地说:“入住‘幸福里’的产业工人,只要踏实肯干,都可以找到工作,过上幸福生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满足各民族群众就业需求,围绕产业发展拓宽各民族群众就业增收致富路,建好更多各民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过得好”的民族团结进步互嵌式“幸福里”社区,让各族人民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共同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经验启示

(一)党委和政府重视,是互嵌式社区产生的基础。永仁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企业呼声和期盼,得知“企业用工难问题突出”这一情况后,主动担当作为,拿出真招实招,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专班推动、靠前服务,使永仁县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服务站(“幸福里”社区)应运而生。党委和政府用心用情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建设“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的创新之举,深得农业企业肯定、务工群众好评、社会各界点赞。既解决了企业用工荒问题又让务工群众能舒心地在企业打工,积板营造了社区各族群众互嵌式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氛围。难怪企业家说:“来永仁县投资兴业,是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 这也是对“幸福里”互嵌式社区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互嵌式社区的目标。在工作中,把团结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持“在互嵌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的理念,政府助力,企业发力,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双赢。在“幸福里社区”的各族群众不分你我,共同工作、共同致富,让各族群众互嵌共利,实现了共同增收致富。 “幸福里”社区已真正成为务工群众的“家园”和“港湾”。

 (三)党建引领作用的发挥,是互嵌式社区发展壮大的坚强保障。永仁县委、县政府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探索创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途径,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使“幸福里社区”成为各民族共同致富发展的家园。按照“做活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思路,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在员工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构筑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